昨日,“不能讓租客當人肉凈化器”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榜,原因是5月20日《工人日報》的一次報道。
住了8個月,甲醛含量仍超標
王夢茹的經歷并非個案。
▼
去年8月,剛走出大學校園的徐璐璐成了一名老師。通過同一租房中介平臺,她租了一間位于杭州城西銀泰附近的南臥。房子剛裝修完,還有些許刺鼻的味道。徐璐璐正猶豫之際,中介工作人員的話讓她打消了疑慮,“他說,新裝修的房子都這樣,通通風過幾天,味道就沒了”。
可搬進去沒多久,徐璐璐就得知,住在她隔壁的陳君身上常常起紅疹。后來經醫院診斷是室內空氣引發的過敏。去年9月,陳君退租,搬到新的住所后,身上的紅疹明顯消退。對于鄰居的遭遇,當時的徐璐璐還沉浸在剛剛搬家的欣喜之中,并沒有特別在意。

住進出租屋內后,徐璐璐的身體,準確來說也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咽喉會不時地難受。但她以為,這是老師的職業病,并未理會。直到今年3月,她的大學室友投訴該中介平臺出租房甲醛含量超標,被媒體報道,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今年3月底,她向中介索要出租屋的空氣質量檢測報告。中介的工作人員先是說,檢測報告肯定是有的,但需要領導批準。隨后,他又改口稱:“沒有空氣質量檢測報告,使用家具符合國家標準,只是每個人對味道敏感程度不一樣,建議客戶挑選時間長一點或者有退租過的房子租住”。
而這些在徐璐璐看房時,并未被提及。中介的說辭激怒了她,“感覺自己就像是實驗室里測試甲醛含量的‘小白鼠’。因為每個人對味道敏感程度不一樣,他們就可以不經過檢測便出租可能有空氣質量問題的房屋嗎?”
無奈之下,她和朋友只好自掏腰包,請具有室內空氣檢測資質的中國室內環境檢測中心對居住的兩個房間進行檢測。
根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規定,一類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甲醛標準為0.08 mg/m3,檢測時需要關閉門窗1小時。3天后,該機構出具的空氣質量檢測報告書顯示,房間甲醛含量超標。
“住了8個月,房間里的甲醛含量仍然超標?”這個結果讓徐璐璐倒吸一口氣。要知道,長期處在低劑量甲醛環境中可能引發慢性呼吸病疾病、鼻咽癌、月經紊亂等癥狀。
根據中國室內環境檢測中心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每年因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急診人數為430萬人次;每年由室內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達11.1萬人,平均每天死亡304人。裝修成為室內污染的主要誘因。
雖說眾人都知道甲醛超標的房子不能居住,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如今租房的某些現狀確實讓人無力。房屋裝修多久后出租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而關于房屋內環境污染的標準其實也很難界定。這些情況都是讓租客處于一個相對被動的境地。那么,只希望未來法規能夠更加完善,能夠切實有效的保護租房人權益。
據悉,國家層面的住房租賃條例正在制定中,來自新聞和現實的案例都說明,解決出租房屋的空氣質量問題急需提上日程。期望相關部門給予重視,早日出臺統一科學的規范,給租戶安居一顆“定心丸”。
這次新聞炒的火熱,網友也是紛紛在網上留言,有很多網友都表示自己有過類似租房的情況;有一些則是控訴房東良心太黑;勸受害者追求房東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