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無處不在,大人們有競爭,大人愛面子,其實單純的小孩子之間也是有很多比較,有很多“講究”,還有難堪。
學習好壞,運動特長,受老師同學歡迎程度,興趣愛好,比智商比情商,這些都是孩子個人方面的,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可是父母在孩子學校表現出來的外在形象,給人的直觀感覺,對孩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父母出現在學校,大都是開家長會或者是每天上學放學接送孩子的時候。開家長會時間長,但次數不多,一學期最多一兩次,一次也不過是一兩個小時,時間這么短,彼此間印象不深刻。
見面最多的時候是每天上學和放學時候,學校門口擁擠不堪,人來車往,亂成一團,吵吵嚷嚷,匆匆忙忙,感覺好像也沒什么好認真的。
彼此相熟的同學和家長,還有老師們,互相致意,點頭微笑,打著招呼,整個學校門口像趕集一樣熱鬧。
穿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學生們,外表看著都差不多,年紀不大,稚氣未脫,朝氣蓬勃,他們來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以學為主,以學習成績好壞論英雄。
有區別的是孩子來校時候的交通工具,有的是名牌小汽車,有的是坐公汽,還有坐不遮風不擋雨,風塵仆仆的電動車或者是自行車,甚至還有的是走路來的。
除了交通工具,家長的財富地位,衣著打扮,外在形象氣質什么的,也讓人有一個直觀感覺。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家長對孩子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其實孩子對家長也一樣,“望父高富帥”,望母年輕漂亮會打扮會交際,有錢有才有貌溫柔又優雅。
每個父母對孩子要求都很高,每個孩子對父母也都不滿意。
孩子年紀小,沒有安全感,對家長依賴性強,覺得自己的父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如果因為父母的不修邊幅,貧窮潦倒,感覺自己的父母比別人的父母差,好像自己也比不上別的小伙伴,低人一等,心里很失落,傷心,害怕。
所以家長在學校出現,要注意:
1.家長沒有豪車不要緊,沒有地位也無所謂,收入一般也不丟臉,但本人衣著要整潔干凈,外表看起來有精神,揚長避短,幽默風趣,充滿活力,有干勁,信心滿滿,坦坦蕩蕩,樂觀向上。給孩子信心,快樂還有希望。
2.家長要給孩子做好為人處事好榜樣,在學校要熱情主動和其他家長同學,還有老師打招呼,助人為樂,開學搬書什么的舉手之勞都愿意做,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家長,這樣大家都是朋友,熟人,就不會過度關注外在因素。錢不夠,笑來湊。車不好,人好。
3.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發牢騷,自己工作上的問題,煩惱,還有夫妻之間的矛盾,不要像祥林嫂一樣動不動就嘮叨個不停,帶到孩子面前發泄,板著臉,心浮氣躁,怨天尤人,郁郁寡歡,讓孩子也整天處于副能量之中。
4.家長生活態度好,對人對事豁達,不計較,能容忍,有規劃。對孩子多鼓勵,多引導,培養孩子多種樂趣,讓孩子輕松愉快,有追求,學習勁頭足,他們自己混得好才是真的好,一個總是考第一名的學霸,哪怕他的父母是一個乞丐,也是受人尊重的。